9月19日,2025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暨首届数字音乐产业博览会在厦门举行。作为受邀企业,华为音乐以“科技传承非遗文化”为核心议题,携主题演讲与超500平方米沉浸式展区亮相,呈现一场科技与文化交融的音乐盛宴。
技术赋能非遗文化
在19日上午的技术创新应用分享环节,华为音乐音频技术专家介绍,依托Audio Vivid音频、AI空间渲染等核心技术,空间音频技术可实现最多11个音乐对象的立体环绕,配合端到端无损传输,用户在日常场景中也能体验剧院级听感。
“让非遗音乐活在当下”,正是华为音乐的努力方向。当天下午的“数字音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论坛”上,华为终端云服务音乐业务部部长带来主题分享,重点介绍了华为音乐持续推进的“非遗寻音计划”,通过数字化采集与创意改编让古琴、昆曲、蒙古长调、侗族大歌等非遗音乐在数字平台焕发新声。
超500㎡展区沉浸体验
在大会同期举办的数字音乐产业博览会上,华为音乐展区成为观众打卡热点。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区分为六大互动体验区和一个舞台表演区,涵盖车机、设备、古典、非遗、流行、儿童等主题。
在车机区,观众可坐上尊界S800感受空间音频的环绕效果;设备区展示了手机、智慧屏、平板、耳机等多终端的无缝切换,凸显“全场景”体验;非遗展区用空间音频重现侗族大歌与古琴,令观众仿佛置身民族音乐现场。流行与古典展区则通过互动玩法和沉浸体验吸引年轻人,儿童区则营造亲子互动氛围。舞台区的非遗、流行、古典表演更是人气爆棚,营造出“好听又好玩”的氛围。
技术与文化的双重价值
记者在采访中体验到,华为音乐正把“全场景”“高品质”转化为用户的切身体验。多终端无缝接续,让音乐随时随地陪伴生活;空间音频与超高清音频,让听感媲美现场;非遗音乐的数字化和创新表达,则让传统文化走进日常生活。
同时,华为音乐的开放生态,也为硬件厂商、音乐厂牌、非遗传承人提供了更多合作机会,推动产业共赢。
从技术创新到文化传承,从全场景覆盖到高品质体验,华为音乐正在用科技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也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更便捷、更有温度的音乐服务。未来,随着鸿蒙生态的完善与非遗计划的推进,华为音乐将携手产业伙伴,让好音乐融入生活每一刻,让传统文化焕发新声。
(正文已结束)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