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启用1500亩度假区重塑心智障碍人群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
时间:2025-06-30 10:10:26 来源:互联网 阅读-
本文摘要:

近日,一座位于福建、广东交界处、占地1500亩的特殊教育康养社区——爱启学园,以其“康复+疗愈+生态”的创新模式,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自2022年创办以来,该学园致力于为2-30岁乃至更年长的心智障碍人群提供从早期干预到职业康复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它凭借其独特的“康复+疗愈+生态”模式和“四重融合”的实践方法,为心智障碍群体的全生命周期支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范本,或将为我国特殊群体的终身支持体系建设提供一个重要样本。

“我们不想办成一个‘高级的牢笼’,无论设施多么完善。我们想做的,是把康复的边界彻底打开。”爱启创始人陈景锋先生在接受专访时,反复强调这一初衷。

爱启学园最大的特点,便是将1500亩的康养度假区,变成了教学和康复的场所。这构成了其“四重融合”理念的基石——环境融合。

记者在现场看到,孩子们可以在森林拓展区进行团队协作,在运动场上建立自信,在农疗园艺区感受生命成长的喜悦。传统机构里刻板的感统训练、社交小组,在这里被替换为生动、真实的户外探索和生活实践。

“以前一遇到‘上课’就坐不住、抵触,”一位家长告诉记者,“现在他每天都期待着去‘喂小兔子’或者‘上户外社交课’。或者在榕树园里,跟着老师用石头画出自己心中的小世界,专注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这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这种将康复目标无痕融入环境的模式,是爱启学园区别于其他机构最直观的特点。

如果说广阔的生态环境是学园的“硬件”,那么其内在的“三重融合”则是确保康复效果的“软件”系统。

“我们的支持体系是环环相扣的。”学园教学总监林少玲介绍道,“首先是课程融合,我们将国际先进的EYFS框架与本土化需求拆解重组,确保科学性。

其次是师生融合,我们坚持‘特教老师+康复师’的双护航模式,以高密度的师生配比,给予每个孩子最精细的关注;最后是社交融合,我们有系统的34阶社交训练体系,引导孩子从被动走向主动交往。”

这一套组合拳,为2-30岁乃至更年长的特殊人群构建了一条从早期干预、学龄段融合教育到成年期职业培训与就业支持的、清晰而连贯的全生命周期路径。其目标直指行业的终极痛点——当孩子毕业后,当父母老去后,他们将何去何从?爱启学园用“一站式”的终身支持体系,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这里,家庭不是孤岛,而是被看见、被支持的伙伴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整个家庭的支撑。爱启学园深知这一点。

在这里,父母不再是孤立无援的“战士”。学园特设的“家庭能量续航站”,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当父母们感到疲惫时,这里有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喘息服务,让他们能有机会“充充电、歇歇脚”;当他们感到迷茫时,这里有专业的知识培训,让他们能更科学、更从容地陪伴孩子。

这份支持,也通过“爱启星辰工程”、“心青年加油站”等公益行动,延伸到学园之外,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因为在这里,所有人都相信,最好的支持,爱启学园的故事,还在继续。它像一棵扎根在深厚土壤里的大树,正在努力地向上生长,为许许多多的特殊生命和他们的家庭,撑开一片能遮风挡雨、能看见阳光的天空。

“我们所有的实践,最终都要回归科学,并推动科学。”创始人陈景锋先生表示,“爱启康复医学研究院将致力于将我们的一线经验,转化为适合中国国情的康复科学体系。同时,我们会积极探索基因诊断前沿科技在康复领域的应用。”

从一个用生态疗愈生命的实践高地,到一个探索生命科学前沿的科研基地,爱启学园正在构建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创新的完整闭环。这不仅验证了其模式的前瞻性,也为其“为心智障碍人群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的使命,注入了持续的生命力。


(正文已结束)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